人們很少想到自己擁有什麼,
卻總是想著自己欠缺什麼。
的確,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,
常常喜歡不斷用失去的痛苦來折磨自己,
在心湖中倒映著失去的一切,
那倒影,可能是無緣的舊情人,
可能是得不到的工作,失去的財富與地位,
或是一次錯失的良機......
很多人因為無法承受失去的巨大傷痛,
罹患憂鬱症,變得好焦慮,甚至還走上絕路......
其實,人的一生,許多因緣早已鋪陳,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劇本,
我們根本不需要像溫度計一樣,
隨著外在忽冷忽熱,折磨自己。
也許失去一切的境遇,就像跌落谷底深淵,
但是換個角度想,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是向上的,
只要我們願意多給自己一點時間,
一定可以走出生命陰暗的幽谷。
有人說只要有麥餅和新鮮飲水,就幸福可比宙斯;卻有人因為失去事業、財富、地位與名聲,一蹶不振;也有人說,我們都是亞當的後代,只是綾羅綢緞造成了差別,但是我們卻不時看到,有人因為失去這些外在有形的物質享受,幾乎沒有活下去的勇氣。
人生旅程,沒有誰可以保證永遠一帆風順,面對生命當中的變數,人們的反應差異何以如此巨大?
執著於失去,正是所有痛苦的起因,因為陷溺在失去的創傷會蒙蔽我們的雙眼,讓我們看不到身邊的愛,只看得見自己孤獨的影子,就算眼前有再美的風景,也視若無睹。除非,我們願意換個角度,看待這一切。
心理諮詢專家理察.卡爾森曾經說:當你學會以處之淡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時,那些看起來似乎是無路可走的難題,就會變得好解決多了。煎熬的過程的確很苦,但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人愛你,還有一個人關心你,你就應該勇敢的活下去。這個人未必是你的情人,卻可能是你的子女、父母、同事、朋友......
本書75個勵志小故事告訴我們,走味的湯無法挽救,如果捨不得倒掉,就要準備承擔捏著鼻子喝下的痛苦,甚至拉肚子的折磨;唯有下定決心清掉湯鍋,才有機會重新再煮一碗好湯。不管是外在的綾羅綢緞,或是我們最捨不得的親人或摯愛,唯有認清「失去的不會回來」的事實,我們才有勇氣,勇敢的繼續活在當下。
其中一篇內文
孩子都看在眼裡
冬天已經到來,春天還會遠嗎?──英國詩人珀西‧比希‧雪萊
有個婦人和丈夫離婚,帶著五歲的小兒子獨自生活。她終日鬱鬱寡歡,罹患嚴重的憂鬱症。
她的內心被自責淹沒,恨自己不能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。
在朋友面前,她可以盡量吐露心聲,痛哭一場;唯有在兒子面前,她必須強顏歡笑。她一如往常地接送兒子上下幼稚園,為他做晚餐,陪著孩子有說有笑。
她是多麼不希望大人的問題影響到孩子,甚至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陰霾。但強迫極度痛苦的自己歡笑,真是一種莫大的煎熬。
婦人以為日子一天天過去,時間自然會治癒她的傷口。但是康復的時間似乎比她想像的更久、更慢。她每天都活得好累,連呼吸都覺得好累……
幾次她望著天真玩樂的兒子,似乎渾然不知母親的心事,就忍不住掉下眼淚,卻只能背著兒子,偷偷拭去淚滴。
她再也受不了了。她對自己的母親編了一個藉口,推說公司派她出差幾個月,必須把兒子暫時寄放在老家,母親也答應了。
其實,她是想安頓好兒子,再去自殺。
自殺的前一天,她一如往常到幼稚園接兒子放學,一樣笑著跟老師說「明天見」,她要盡一切可能的掩飾,不讓任何人看出異狀。
這天,兒子在幼稚園得了繪畫比賽第一名,領了獎狀,高興的一路蹦蹦跳跳。她決定帶孩子去百貨公司挑一件禮物──這也將是她送給孩子的最後一份禮物。
「你想要什麼?媽媽一定送給你,當作你的獎品。」她臉上擠出微笑,對孩子說:「你想要機器人嗎?」
孩子搖搖頭。
「你最喜歡畫畫了,還是要買新的彩色筆?」
孩子又搖搖頭。
「那你究竟想要什麼呢?」
孩子突然大哭起來:「我只要媽媽不要死……」
婦人大吃一驚:「是誰跟你說媽媽要死的?」
「沒有人跟我說,但我就是知道……」孩子哭得滿臉通紅。
她恍然大悟,她一直以為孩子對「離婚」懵懵懂懂,才幾乎沒有問起爸爸。其實他根本什麼都知道,因為怕媽媽傷心,才不提起這個話題。
婦人也哭了,她緊緊抱住孩子,答應了孩子的禮物──好好活下去。
我們總是以為小孩什麼都不知道,其實他們什麼都知道。
這是一則真實故事。發生在跟我十分要好的同事身上。
當時聽到這個故事,我也忍不住眼眶泛紅。
記得有一次,我訪問一位社會上頗具知名度的人士,他已經高齡七十歲了,卻忘不了他的母親,在他十歲那年自殺身亡。講起他的母親,他還掉淚。母親的自殺,讓他足足哭了六十年,還是不能釋懷。
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肩頭上背負了太多重擔,幾乎把我們壓垮;我們覺得死亡是最好的解脫……
但是,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人愛你,還有一個人關心你,你就應該勇敢的活下去。這個人未必是你的情人,卻可能是你的子女、父母、同事、朋友……因為你的死亡,對愛你、關心你的人而言,將是最最嚴厲,最最莫名的懲罰,而他可能耗盡一生,還不能擺脫這樣的哀傷。
煎熬的過程很苦,但請千萬相信,多給自己一點時間,你一定能走出陰暗的幽谷。為了愛我們的人,我們都該勇敢一點。
|
留言列表